更多分类
江苏凤凰新闻中心 记者孙宏权 通讯员周家贵
在迎接党的百年华诞到来之际,江苏阜宁县益林中心小学向社会公布一批优秀领读者。他(她)们立足本职工作,勇挑重担,争创一流业绩,一贯表现良好的品德、先进的教师形象,为校园争光添彩,为孩子们点燃青春的希望之火,铺就儿童美好前程,为祖国培养优秀学子。今天由小编安排大家一起分享益小的优秀领读者。
教师领读者——杨玉国
杨玉国,正高级教师,第4期“长三角”名校长,省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委员会理事,省十佳阅读推广人,省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盐城师范学院兼职教师,《校长》杂志封面人物。其教学风格朴实、灵动、大气,曾获省、市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近年来,致力于“创意阅读”课程开发和“三单四路”课堂结构变革实践研究,应邀到市内外讲学、上课40余场,在《语文建设》、《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参考》、《校长》等报刊发表文章40余篇。他,就是江苏阜宁县益林中心小学校长,教师领读者带头人。
【阅读感言】:子曰:君子不器。一个优秀的阅读者一定是“荤素不忌”的,而不是囿于某一领域的“现买现卖”的阅读。有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一个人读了那么多书,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并没有明显提升。原因何在?这就涉及到阅读舒适区理论,依据该理论,可以将阅读分为舒适区、伸长区和恐惧区三个等级。在舒适区,阅读者几无阅读障碍,心理舒适,但收效甚微;在伸长区,阅读有一定难度的读物,比较烧脑子,有一定的不适感,但跳一跳依然够得着,阅读理解力进步明显;到了恐惧区,阅读难度过大的读物,阅读的不适感加剧,大多人选择放弃。可见,我们很多人在阅读舒适区呆久了。没有难度的阅读是低效甚至无效的阅读。一个聪明的阅读者,总是在攻坚克难,不断挑战自己的理解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舒适圈。正如卡夫卡提醒的那样:我们应该读那些能够咬伤我们、刺痛我们的书。据此,对一个热爱阅读的人而言,我的建议是采用“三三制”阅读:三分之一用来阅读自己相对陌生领域(学科)的阅读,三分之一进行与自己专业、兴趣相关的深度阅读,另三分之一交给自由阅读。这样的阅读结构比例,可以帮助我们跳出阅读舒适圈,保持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一句话,只有跳出阅读舒适圈,你的阅读力才会蓬勃生长!
教师领读者——谢亚利
谢亚利,女,硕士,二级教师,从教以来,一直任教英语和美术两门学科,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英语学科在县抽考中获得3次优秀辅导奖,美术学科连续三年在阜宁县举办的教师组绘画中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作品《巷》入选江苏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展。
【阅读感言】: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每当我们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够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看清前进的路。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素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古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深刻的告知我们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它的意义在于塑造人的精神。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鲁迅的文章能让我们感同身受,认清现实社会的黑暗,读杜甫的诗句能让我们领略过往,感悟人生的心酸。我爱读书,书赋予我无穷的智慧,也授予我前进的力量。我就好比是辛勤的蜜蜂,在浩瀚的书丛中不知疲倦的飞舞着,酝酿着知识的花粉。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都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推动我人生的船不断前行。因为读书,人生才更加精彩!
教师领读者——秦雪蕾
秦雪蕾,二级教师,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在益林小学担任音乐老师并任教手风琴乐器课,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学校、阜宁县表演,一直坚持并追求: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寓教于乐,在玩中学,学有所用。
【阅读感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需要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透过读书能够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经常读书的人会思考,明白怎样才能想出办法。他们智商比较高,能够把无序而纷乱的世界理出头绪,抓住根本和要害,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常读书的人不会乱说话,言必有据,每一个结论会透过合理的推导得出,而不会人云亦云、信口雌黄。读书的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对人性的认识,锻炼心胸,逐步训练感受幸福的潜力,培养自信心,构成实践潜力。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养成阅读习惯将受用终生。阅读习惯是在心灵深处装了一部发动机,一个人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一辈子不寂寞。
教师领读者——兰星
兰星,女,本科学历,201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学院英语专业,中小学二级教师。201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农村教育第一线,曾经担任过学校辅导员、英语教研组组长,并获得“优秀辅导员”和“优秀教研组长”称号。在教育教学中,一直遵循“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全心全意为孩子服务,注重从兴趣入手,根据孩子们的不同特点,琢磨出多种适合小学学习英语的教学方法,推崇个性和能力的培养,凭借积累的经验和不断地探索,使学生乐学、爱学,多次被学校评为“教学先进个人”、“优秀教师”等称号。教者先后曾发表多篇教育随笔和论文,有两篇英语教学论文在省级重点期刊上发表。严瑾细致的教学态度,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使她的课堂深受孩子的喜爱。
【阅读感言】:每个人一生的精力、时间是有限的,仅通过自身的感悟对生活对生命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就读书吧,阅读一则故事、一本好书,就如同身临其境一段行程,一种风景,一份教诲;用阅读的方式通过他人的经历来丰富自己的阅历;用阅读的方式通过他人的故事启迪自己更好的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用阅读的方式来丰满我们的生命,精彩我们的人生。
教师领读者——王维
王维,任教六年级英语,慢热、喜欢唱歌,爱好热闹,一名普通而平凡的老师,正在努力想要赶上热爱阅读的列车。读一本书、一时读书容易,难的是持之以恒,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将阅读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状态。
【阅读感言】:“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翁借助这样诗意的语言劝告世人要懂得阅读。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热爱阅读,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喜欢读书,首先自己要喜欢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教师领读者——孙玉亭
孙玉亭,女,本科学历。现任五年级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认为学好数学实际上就是把握住“能看懂-能记住-会解题-熟练解题-会梳理-融会贯通-把握数学思维-体验数学乐趣-乐此不疲”的过程。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联系生活,深入浅出,让学生自觉自发地去体会数学之美,深受学生喜爱。从教以来,孜孜不倦地追求教学艺术。本人对工作认真负责,并且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做事条理性强,乐于与人合作,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平时喜爱读书、听音乐等。
【教学格言】:爱心献给学生,诚心送给家长,信心留给自己。
【阅读感言】:通过读了《幸福教育的样子》这本书,感受最深的这篇《夫子庙小学印象记》。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去感受一下夫子庙小学“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古典文化氛围,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做到:“素以为绚”、“绘事后素”,一定去追求向上向善的力量,才会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我羡慕夫小“乐学”的文化氛围,学生们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精神力量是无可比拟的。我希望在教学时也做到像夫子游学的如沐春风的感觉。新时代的要求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身心健康,性格的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希望学生们多参加各种活动,自觉性更高,学的更开心,活得更快乐。
教师领读者——吴荣荣
吴荣荣,性格开朗活泼,待人真诚友善,对教育事业有极高的热情。从事教育教学工作14年来,在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期间,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以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全心全意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信奉“亲其师,信其道”,注重营造民主、奋进的师生关系。语文教学沉稳踏实中不乏开拓创新,教学成绩优秀。参加校、片、县、市教育教学各项比赛多次荣获教学竞赛一、二等奖。在益林小学温暖的怀抱里,最幸福的是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孩子们的喜爱。人生格言是:把爱带给每位学生,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双手扶持千木茂,慈怀灌注万花稠。
【阅读感言】:朱永新说:“没有阅读,就没有教育。没有专业阅读,就无法造就真正的教师。”对于我而言,一本本纸质的著作,犹如教学路上的一盏盏指明灯,引领我朝着正确的坦途前行。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作为知识“搬运工”的角色已经受到很大挑战。国外教育界流行一句话:百度里有的东西,不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讲,这句话充分说明在这个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教师只有具有复活知识的能力,才能让学生拥有活的的知识,学生才能掌握发现知识、运用知识的技能,拥有创新知识的本领。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要终身学习。语文老师多读书才能教好书,苍白的灵魂是没有说服力的。粉笔生涯,讲台春秋,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更是一段寻求教育情调的旅程。在这旅程中阅读是必要的,首要的,重要的。
责任编辑: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