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分类
凤凰新闻中心 记者刘健 刘松林
2月2日,射阳县残联四楼会议室召开的残疾人工作“三大员”聘任会,当张义山从四级主任科员仇恒锋手中接过“常态化评残发证工作社会调查员”聘书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张义山最近经常往射阳残联跑,他反映诉求语速快、音调高、易争执,大家认为他是个“刺头”。一个曾经的 “刺头”,如今却成了残联工作的社会参与者,凭啥?
以前,在残联同志的心目中,说张义山是个“刺头”一点也不为过,他带着诉求来,让人很为难;他带的材料全是设问句,让人很难答;他隔三岔五来,让人唯恐避之不及;最关键一条,他语速特别快,说话时,第一个五分钟任何人插不进话,第二个五分钟要是插进话,就是言语冲突的开始。他和残联五位同志的第一次接触,都有“冲突”。他有诉求,但第一次来并不反映诉求,而是举报,应对稍有不妥,他就录音录像,还把它贴上自己的微博。他在企业从事的是法务工作,每次来之前都做足功课,政策研究得透,问题提得“刁钻”。
尽管如此,老张这个人不乏“可爱”之处。“可爱”之一在于,看似每次来都与工作人员有“冲突”,但这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本质上还是在说理,而不是“胡闹”。“可爱”之二在于,他不厌其烦一次一次跑残联,而不是四处跑,大家觉得他还是相信并寄望于残联的,这种信任弥足珍贵。
最难得的,是老张对残联工作有促进,凸显了他“有用”的一面。与老张的“冲突”,促进残联调整了维权接待机制,首先,建立全员做好来访接待的思想准备,一改过去以“无备”应对“有备而来”的失措局面,做到思想上以“常备”对“有备”,强化岗位意识,不被对方调动情绪;其次,实行首问接待,转介专业人员负责制,防止答非所问。再次,添置装备,所有服务岗位必要时可以随时实景记录。老张的“举报”,促进残联加强了事前告知和现场秩序警戒。老张举报某评残现场外围有人声称交钱可低残高评,后果然有人到所在镇残联反映上当受骗。此后残联在现场评残通知环节,进行了特别事前告知,在评残现场外围布置流动警戒人员。老张的申诉材料,促进残联进一步加强了现场评残的过程管理。涉及现场人员的组织,相关资料的流动规则、保管权限等。老张的较真,还促进残联全面提升了评残发证的组织化水平。
可以说,老张是帮助我们改进工作最多的人,从他的语速、语调、音高及易与人争执这一点上看,似乎是个感性的人,从他的材料及与其漫谈会发现,其实也是个理性多于感性,可以沟通的人。然而,他还有一个关键的思想障碍,从最近一次的申诉材料上看到,他认为残联某些人是“好人”,而具体工作的同志是不帮他的“坏人”。经认真沟通,他深刻认识到残联是残疾人的组织,残联的同志在有关事情上只有处理方式差异,而不是好坏之别,他也欣然接受了担任“常态化评残发证工作社会调查员”的邀请,今年元月30日举办的常态化评残发证第一站,张义山一大早就来到评残现场,并就安全保障提出了他新的建议。
请问,这个“刺头”能当残联工作的参谋吗?
作者系射阳残联理事长 孙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