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主流新闻,责任媒体, 门户网站,欢迎光临凤凰新闻中心,随时随地了解国家,社会最新资讯!
凤凰新闻中心
春华秋实,凤凰新闻中心,在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关注中,于2018年4月4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注册成立。该网站隶属于凤凰新闻中心有限公司,是由香港政府批准的合法新闻机构。
  • 网站首页
  • 今日头条
  • 凤凰简介
  • 凤凰时事
  • 部门动态
  • 社会广角
  • 民生在线
  • 法治曝光
  • 法治维权
  • 环境监督
  • 海峡两岸
  • 汽车
  • 地方
  • 体育
  • 城乡发展
  • 房产
  • 娱乐
  • 金融
  • 国风
  • 军事
  • 视频
  • 文化

更多分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
文化

浅论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根源与疾病预防

凤凰新闻中心 冯彦安 刘勇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贪吃基因”就伴随而至。使用火最大的好处就是开始能够烹饪,经过烹调的食物不仅咀嚼和消化时间大幅缩减,更重要的是可以杀死食物中的病菌和寄生虫,且让能吃的食物更多。

        追根溯源,我们从更早的人类生存方式—狩猎和采集,可以知道人类的食物来源兼具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而且这样的情况保留至今。我们把历史推远再拉近,可以略微知道人类经过进化,形成了丰富多元的种族和文化多样性,正因为这些差异,饮食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

      中西方文化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西方人饮食以动物性食物摄入为主,以高热量,荤食比较多,一碰到甜食和油脂就嘴馋。可能也是西方人祖先秉承的游牧、航海民族特性。他们的文化基因讲的就是“以人为本”,更注重“营养”的特性。中国有传统的农耕文明(先秦开始),注重“天人合一”(《皇帝内径》),这样就决定了中国人以植物性食物占主导地位,谷类蔬菜居多,肉食摄入较少。《黄帝内经》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但不可排除的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饮食文化也有融合的迹象。“大口朵颐”并非西方专利,中国富裕起来了,但健康素养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改革开放40年来,动物性食物消费空前增长,各类慢性病 “井喷式”发展。以动物性食物西方饮食也并非一无是处,实践证明地中海式饮食方式,在未来一段时期仍然会引领饮食时代潮流。中国古代有“肉食者”的说法,就是特指那些能够吃到肉的统治阶级,老百姓是很难吃到肉的。所以中国古人中老百姓是不会担心胆固醇的问题。统治阶层所谓的肉食者,如果不是寿命较现代人短的话,恐怕就要死于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不在少数。

        除了“地中海”式饮食外的西方饮食,大多数是以追求营养为目标,三大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超出正常摄入量。美国人的慢性病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就和流行的饮食风暴即大量的动物性食物大量的摄入相关,得病了进了医院,医生又为了“治疗”把大量的药物送进病人的嘴里,成为心脏病与癌症之后又一大死因。美国的医疗资源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医疗支出也是如此,在1997年医疗保健耗费1万亿美元,预估到2030年时,这笔费用将会高达1.6万亿美元。英国经济每产生7美元的收入,就有1美元花在医疗支出上,在过去30年来,医疗支出占GDP的比重达300%之多。这些钱并没有促进健康状况。在美国比世界各国花了更多医疗费用,却还有超过数千万人无法获得最基本的医疗保险。从这次“新冠病毒”肆虐美国,已死了几万人,可以看出,美国的医疗体系并没有想象的好。

        中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三大产能营养素的摄入也逐步西化了,这样很危险。许多慢性病的空前增长就是例证。而实践证明许多慢性病都能通过合理饮食获得很好的预防效果。病从口入,每个人对这句化耳熟能详,可一旦做起来似乎比登天还难。如果,我们到医院看看那些挤破人头的看病的人,不仅花费大量的金钱、耗费家人的精力和时间,更重要的是医生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甚至,除了过度治疗,别无他法。我们知道,我们身体需要的是营养,而不是药物。眼前就有一种可用的、便宜又有效的方式就能解决问题——那就是通过正确的饮食!

       现在的健康信息铺天盖地。而真正能起到效用的就是必须擦亮眼睛,要有效识别健康信息;有的医生医疗技术一流,而由于在营养学方面是门外汉,还在大言不惭的“指点江山”,有的人甚至凭借自己的名气,出本书糊弄普通大众。真正的健康饮食就是必须经过营养专家无数次的实验验证后得出的结论。比如有这样的实验,以不同的饮食喂两组老鼠,其中一组则吃植物性食物,另一组吃的和美国人一样的食物,含有许多动物性蛋白的饮食。结果,每当两组老鼠跑滚轮时,食用植物性蛋白食物的老鼠,运动量明显高出许多,且不容易疲倦,而这种结果也可以从世界一流的运动员身上体现出来。还有则类似的实验,一个世纪以前,耶鲁大学医学院知名的营养学教授罗素*齐坦登,便已研究过素食是否会影响学生的体能负荷。他让一些学生、教师和自己都吃素食,并测量体能表现,其结果与在一个世纪后从老鼠身上获得的结果不谋而和。这充分说明,过多的摄入动物性食物是很多慢疾病的根源。我们常说糖尿病是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的原因,事实上糖尿病是三大产能营养素代谢紊乱导致的,所以,糖尿病就是糖脂病。少摄入或不摄入动物性食物是预防慢性病的最有效的方法。在中国广大农村,农民们很少吃肉,只有过个节才吃肉,癌症病发率是很低的。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如广东、广西等地鼻咽癌、肠癌发病率高的原因就是哪里的人们爱好吃生肉。植物性蛋白质虽然合成新蛋白质的速度较慢,但相对而言却较稳定,可以说是最健康的蛋白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饮食文化不断在重叠,饮食文化似乎也在超一体化方向发展。疾病预防是全球难题,人们很难遵守正确的饮食,对于营养的摄入也有自由倾向;但往往忽视了健康还是一种责任,守护好健康就是幸福。(刘勇 注册国际营养师)

       责任编辑:芦丽芳

分享到:
  更新时间:2021-03-30 11:19:55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条:军大衣  下一条:听 宋才发教授《法学方法论》课程有感
  • 关于我们
  • 网站介绍
  • 版权声明
  • 服务案例
  • 联系我们
备案编号:粤0408555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996368741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1.B2-8526162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896512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66452号 凤凰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Powered by MetInfo 5.2 ©2008-2020  metinfo.cn
  • 13373161028
  • 二维码
  • 点击咨询
  • 社会
  • 民生
  • 医疗
  • 环境
  • 汽车
  • 法治
  • 视频